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期待新气象。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立足新时代新目标新要求,聚焦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堵点”和“痛点”,从思想教育、选贤任能、考核评价、容错纠错等7个方面,提出一系列系统配套、务实管用的新思路、硬举措,树立了奋勇担当、开拓进取的导向,释放以事业为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强烈信号。
为敢于担当者担当 胡国洪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对充分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具有深远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当前我们正处在科学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更需要敢于担当的干部,尽职尽责,创造历史,破解难题、夺取更大的胜利。
敢于担当,要摒弃“当官求平安”的“太平官”思想、“为官不为”的“逍遥官”思想、“推诿拖沓”的“滑头官”思想,保持“任尔东南西北风”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面对矛盾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承担责任。我们就应该为这样的人而担当。
为“冲锋者”担当。面对当前复杂的经济社会形势,我们有一道又一道障碍难关要逾越,一场又一场攻坚战、强攻战要打赢。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在最前面的冲锋陷阵者需要我们为之担当。他们有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的豪气,有敢打敢拼、舍我其谁的锐气,他们是“尖刀排”、是“突击连”。在项目建设、精准脱贫、防治污染等关键工作中,最需要霸得蛮、过得硬、做得事的干部。他们冲锋在前,难免会碰到错综复杂的矛盾,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为他们撑腰打气、加油助威。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者“有保障”。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在干部因创新遭遇失误时,坚决给予理解和支持。要正确辨别犯错与犯法,厘清“三个区分”的界限,为敢想的人“开绿灯”,为敢干的人“兜住底”,让投机者“没市场”,给违法者“亮红牌”,弘扬敢想、敢干、敢担当的正能量。
为“亮剑者”担当。“狭路相逢勇者胜”,“亮剑”就是直面问题,不逃避不推诿;“亮剑”就是立场坚定,不摇摆不畏惧;“亮剑”就是所向披靡,不畏难不服输。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和职责,就是我们手中的宝剑,该亮剑时一定要主动出击,敢于迎战,剑不出鞘,再锋利也只是摆设。我们要自觉做敢于“亮剑者”,努力修炼成忠诚担当的剑客,同时也要坚定地为“亮剑者”担当,让他们在沧海横流中尽显英雄本色。健全完善“综合考评机制”,让敢于担当者“有盼头”。不但要让“能者上”,更要使“庸者下”。对不敢担当、不愿作为的干部,要有硬的措施、铁的制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始终以“实在实干实绩”为风向标和指挥棒,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典范,引导干部积极投身项目建设一线、脱贫攻坚一线、基层党建一线,在火热的实践中接受洗礼、增长才干、锤炼作风、大展身手。
为“蹚雷者”担当。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难度越来越大,矛盾越来越深。勇于改革者,就是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啃“硬骨头”,敢蹚“地雷阵”,千方百计攻克难关、寻求突破。同时,改革也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难免会“踩空”,不能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要以宽阔的胸襟和坚定的态度鼓励干部大胆试、放心闯,支持改革、鼓励改革、担当改革,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活力和改革红利。健全完善“干部保护机制”,让敢于担当者“有底气”。在干部因干事受到排挤诽谤时,坚决给予保护和鼓励。把一方百姓的利益摆在首位,是干部敢于担当的“底气”。要以最坚定的姿态,为担当者兜住底,为敢破敢立保驾护航,营造出担当可贵、担当光荣的良好氛围。
为“舍己者”担当。很多基层的干部用辛勤付出,为当地发展作出贡献,像一个螺丝钉,在本职岗位上忘我地发光发热。这是一种“清气满乾坤”的坦荡自信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更是一种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和党性觉悟的重要体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干成事业,就是需要无私无畏、无欲则刚的人。他们专注工作、埋头苦干,不会投机钻营,甚至少有人情世故,难免会惹来非议和刁难。我们应该为他们力排众议,保驾护航,让实干家施展身手,让探路人专心谋事,让开拓者奋勇前行。我们要积极地发现他们,主动地关心他们,大胆地使用他们,不让老实人既吃苦又吃亏,不让实干者既流汗又流泪。
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更是我们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我们要大兴敢于担当之风,大兴为敢于担当者而担当之风,进一步振奋精神、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新业绩。
激活干部队伍一池春水 童昌盛
近日,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提出了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次全会上,毛泽东主席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坚力量。只有干部队伍活力四射,我们的事业才能兴盛不衰。只有让广大干部的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才能形成锐意改革、攻坚克难的良好社会风尚。
以实干实绩为用人导向。选好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用什么样的干部,什么样的干部就会多起来;不用什么样的干部,什么样的干部就会少下去。突出实干实绩,就会让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的人失去市场,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实干、尊崇实绩的风气。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对选人用人提出了更高要求,组织部门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撑腰。注重把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对该容错的大胆容错,不该容错的坚决不容。让干事创业的干部丢掉包袱、消除顾虑、轻装上阵,保障干部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以激励鞭策为组织保障。完善考核机制,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用好激励的“胡萝卜”和问责的“大棒”,让干部既有自豪感又有紧迫感。对于长期在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等一线的基层干部,通过基本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基层补贴等制度保障其经济待遇;通过职务与职级并行、功勋荣誉表彰、单位年度体检、年休假等制度保障其政治待遇。探索长效激励机制,持续不断地提升长期默默奉献在自身岗位的干部对于公务员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他们安心、安身、安业,更好履职奉献。不仅要表彰、奖励清“官”、贤“官”,更要清理、撤换庸“官”、懒“官”。要亮出“问责利剑”,通过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免职等方式方法,对对庸懒无为干部动真格、零容忍,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为全体干部队伍敲响警钟。
以培训成长为培养手段。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对干部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坚持干部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就要在平时的培养中加强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把干部既培养成“专才”又培养成“通才”,为干部干事创业打足底气。围绕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等“八项本领”,加强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专业思维锻炼。特别是要围绕三大攻坚战、产业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等工作实际,帮助干部弥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意见》的提出必将在全体干部队伍中激活一池春水,汇聚起磅礴伟力,让全体干部队伍勇于担当、狠抓落实、干事创业的氛围越来越浓,让广大干部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四个常态” 邱 倩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5月20日新华网)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后,干部就是关键因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素质全面、爱岗敬业的干部队伍。
落实《意见》推动正向激励、反面约束,容错免责成为常态。《意见》着墨建立和激励机制和容错免责机制,无疑为新时期干部队伍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时代呼唤变革,人民期待进步,锻造一支无愧人民期盼,无悔时代要求的过硬队伍意义重大。强化正面激励,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实效的用人导向,让有为者有位,让有位者更有为,推动形成“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的良好风气;强化制度约束,深化机制改革,将权力置于阳光之下运行;探索实施容错免责机制,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错误,为敢于试错的干部“撑腰”“鼓劲”,着力激活干事创业的探索精神。
落实《意见》推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序流动成为常态。“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干部队伍的有序流动有助于激发干部活力,有利于打破“熬资历”“摆资历”等现象。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大举措,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大举措。让能上能下成为常态,强化好干部标准,实施干部“跟踪”管理,既要看干部干过什么,更要看干部干成了什么。探索能进能出,着力打破“铁饭碗”思想,对于履行职责不力、担当意识不强、作风形象不好、群众意见较大的干部,坚决不作为提拔人选,并在情况核实后及时进行组织调整,畅通干部“出口”。
落实《意见》推动公道正派、公正评价,清风正气成为常态。《意见》指出,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前提是要画准干部“素描像”,既要注重日常表现,也要注重在攻坚克难、项目建设、中心工作等关键时刻、关键岗位上的表现,切实将干部考准考。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加大日常考核权重,注重把日常表现优异,关键时刻表现过硬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推动营造清风正气的良好政治生态。以考核为标杆,引导干部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推动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真正做到扑下身子、沉下心来、钻进岗位。
落实《意见》推动贴近基层、关爱基层,尊重基层成为常态。《意见》强调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干部。“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突出从严管理和关怀激励相结合,突出基层导向和“一线”工作法,切实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为基层干部多想一点、多做一点,让流汗的干部暖心,为扎根基层的干部提供舞台。充分发挥基层发布凝聚人心、掌握情况、发动群众的先天优势,搭建沟通桥梁,把工作重心汇聚到干事创业上来,带领全国人民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奋力开创新时代新局面。